山元式新頭針療法(YNSA),由日本宮崎縣山元敏勝醫師所研發,過去在世界各地已廣泛使用近30年,也有許多外國病患前往日本治療。近三年在台灣掀起一陣風潮,吸引醫師們學習這個治療方法,達到緩解病患疼痛的目的。
山元醫師曾留學德國、美國。後來回日本開業時,有天無意間在病患的頭皮上發現刺激點,進而開始深入研究頭皮針療法,他並未使用中醫經絡和穴道來治療,而是在頭皮找出治療的刺激點,其理論基礎在於發現身體表面某個部位可以對應某個器官,再找出頭皮上的刺激點扎針治療。
山元式新頭針療法可分為四大系統:(一)頭皮上的脊椎點,可對應到人體的頸椎1至7節、胸椎1至12節、腰椎1至5節;(二)腦點,可對應到大腦、小腦、腦幹點;(三)感覺點,可對應到眼、耳、鼻、口等感覺器官;(四)Y點,對應到的是體內12個內臟器官,這部分則與中醫五臟六腑名稱相同,藉由頭皮刺激點能對應到各個器官。
傳統中醫針灸對於急性扭挫傷病患無法立即扎針於患部,需要冰敷休息後,等到急性期過後方能直接在受傷針灸;但使用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時,只要在頭皮上的對應點扎針,疼痛感會瞬間減輕;另外,對中風後遺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疾患的治療,也具有顯著效果。
曾有一位年過6旬的男性台商,過去中風過兩次,來就醫時跛著腳走路,經過扎針兩次後,走路順暢許多,也不需使用助行器。此外,這位病患在中風後手會抖,扎針過後手抖的症狀改善,也能夠順利寫字。
山元式新頭針療法在下針時幾乎無感,沒有傳統針灸的酸麻脹痛,也不須褪去衣物,適合女性、小朋友和怕針的病患使用。但若有過度熬夜、體質虛弱、過去曾暈針、心臟病患,以及空腹或過飽情況下,都應避免進行扎針治療。
留言列表